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是血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仅依靠药物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饮食。事实上,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的误区,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与药物的结合来更好地管理血糖。
误区一:用了药就可以随便吃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服用了降糖药物或注射了胰岛素,就可以随意进食,不受饮食控制的限制。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药物只是血糖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血糖的稳定仍然非常重要。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可能使病情恶化。
误区二: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一些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就是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甚至有些人会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并不是完全不能吃。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以保持血糖稳定。
误区三:只吃素食
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吃素可以降低血糖。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糖尿病患者需要平衡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只吃素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饮食呢?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其次,选择低GI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以保持血糖稳定。同时,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和血脂,维持肠道健康。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
抗性淀粉是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碳水化合物,其在健康个体的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在大肠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形成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等),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抗性淀粉具有降低血糖、降血脂、减肥、增加矿物质吸收、防止便秘、排毒、有利肠道健康、预防结肠癌等多重生理功能。抗性淀粉也是一种益生元,是大肠中益生菌的增值因子,特别是抗性淀粉在大肠微生物的作用下能产生大量丁酸,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被科学家称为肠癌克星。抗性淀粉标准:澳大利亚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认为,每人每天摄入20-25克抗性淀粉能产生明显健康效果;美国的标准则认为,每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的抗性淀粉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我国尚未有相应的标准,但据测算,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抗性淀粉摄入量仅为5-8克,远远达不到健康需求。因此,在日常膳食中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量对于血糖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宜糖米作为一种新型低升糖指数食物,是由浙江大学研发的世界首个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大米,填补了糖尿病和减肥食品市场中功能性主食产品的空白,其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0%,GI值仅46,属于典型的低升糖指数食物。宜糖米种子源头由浙江大学把控,每年需要经过生物育种(制种)后才能分发给合作社种植,在外无法留种,相当于宜糖米每年产量是固定的,使产品具备了性和稀缺性特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宜糖米是一种理想的食材,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和选择合适的食物可以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并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