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古罗马,一天,一个陌生人去拜见罗马皇帝泰比里厄斯,名居尚品重钢家居献上一只金属杯子,杯子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但是分量很轻。它是这个人从黏土中提炼出的新金属。但这个皇帝表面上表示感谢,心里却害怕这种光彩夺目的新金属会使他的金银财宝贬值,就下令把这位发明家斩首。从此,再也没有人动过提炼这种“危险金属”的念头,这种新金属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铝。
在19世纪以前,铝被认为是一种希罕的贵金属,价格比黄金还要贵。当一个欧洲君主买了一件有铝钮扣的衣服时,他就瞧不起那些买不起这种奢侈品的其它君主。而没有铝钮扣衣服的君主,又是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穿上这种带铝钮扣的衣服。
在法国拿破仓三世统治时期,就曾经发生过现在看来很好笑的一件事情。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拿破仓三世命令官员给自己制造一顶比黄金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他戴上铝王冠,神气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而他举办的盛大宴会上,只有王室成员和贵族来宾才能荣幸地用铝匙和铝叉用餐,而他人只能用金制、银制餐具。当然,被伤了脸面的客人们是无论如何吃不好这顿盛餐的了。此外,为了让其他国王对自己产生羨慕和妒忌,他花了大量资金让他的警卫部队的卫士穿上铝胸甲,因备有铝铠甲的确太昂贵了,其他国王无能为力。
古代,人们曾用一种称为明矾(意思是结合)的矿物作染色固定剂。俄罗斯次生产明矾的年代可追溯到八至九世纪。明矾用于染色业和用山羊皮鞣制皮革。
中世纪,在欧洲有好几家生产明矾的作坊。16世世纪,德国医生兼自然科学历史学家帕拉塞斯在铝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他研究了许多物质和金属,其中也包括明矾矾(硫酸铝),证实它们是“某种矾土盐”。这种矾土盐的一种成分是当时还不知道的一种金属氧化物后来叫做氧化铝。
1754年,徳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终于能够分离“矾土”了。这正是帕拉塞提到过的那种物质。但是,直到1807年,英国的戴维才把隐藏在明矶中的金属分离出来,用电解法发现了钾和钠,却却没能够分解氧化铝。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是失败了。不过,科学家还是给这种含糊不清的金属取了一个名字。开始贝采尼乌斯称它为“铝土”。后来,戴维又改称它为铝。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没提炼出纯铝时,铝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825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表文章说,他提炼出一块金属,颜色和光泽有点像锡。他是将氯气通过红热的木炭和铝土(氧化铝)的混合物,制得了氯化铝,然后让钾汞齐与氯化铝作用,得到了铝汞齐。将铝汞齐中的汞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蒸掉,就得到了一种金属。现在看来,他所得到的是一种不纯的金属铝。因刊登文章的杂志不出名,奥斯特又忙于自己的电磁现象研究,这个实验就被忽视了。二年后,提炼铝的荣誉就归于德国年青的化学家维勒。
奥斯特与维勒是朋友,他把制备金属铝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维勒,并说打算不再继续做提炼铝的实验。而维勒却很感兴趣。他开始重复奥斯特的实验,发现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以后,能形成一种灰色的熔渣。当将熔渣中所含的汞蒸去后,得到了一种与铁的颜色一样的金属块。把这种金属块加热时,它还能产生钾燃烧时的烟雾。维勒把这一切写信给了贝采里鸟斯,告知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但制不出金属铝,这不是一种制备金属铝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