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实现了从崛起、富裕到强大的跨越。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的制造业是在“贫困与贫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世界上的制造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完善,工业化水平低。数据显示,就净产值而言,农业占工农业结构的84.5%,而工业占15.5%,其中重工业仅占4.5%。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22个主要制造业的增加值居世界首位。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基本金属等行业增加值占世界30%以上。钢铁、铜、水泥、化肥、化纤、发电、造船、汽车、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数百种主要制造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可以说,中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个贫穷、弱小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整、工业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制造业国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70年来,中国制造业不仅实现了数量扩张,而且显著提高了发展质量。总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sci论文发表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多年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1000万吨大型炼油设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以及60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钾肥等技术装备实现了自主可控技术,其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已成为“中国制造”的美丽名片,在一系列前沿领域步入世界“一线”。
制造业的发展抓住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和辛勤劳动。同时,也源于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方式改革等重大发展机遇的把握。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对核能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正在兴起。我们集中力量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电子和核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核武器和卫星的国家之一,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国际地位,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国防安全能力,为中国的后续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和人才基础。
从世界范围来看,二战后,在一系列多边和双边经贸协定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持续下降,加上新兴技术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人口自由流动水平不断提高,商品和资本持续改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航运技术的推动下,产品的模块化程度不断提高,提高了生产的可分解性。
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经贸交流的交易成本。集装箱、航空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国际分工包括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和进口原材料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材料和进口制成品的水平,向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转移,即产业和产品内部的垂直分工。
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抓住发达国家离岸外包和全球垂直分工的趋势,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成本低的优势,迅速融入全球分工格局,承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中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转移。中国于年加入wto,进一步降低了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壁垒,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制造业进入智能时代,个性化定制模式应运而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制造企业不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线,改进产品结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快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通过以机代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改造,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中国制造”质优价廉的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也是中国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70年。中国制造业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重大机遇,始终保持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造业发展实践凝聚的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制造业发展实践中获得的一系列宝贵经验,不仅为未来制造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中国的经验和智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
首先,把顶层规划与激发基层活力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开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实施了13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中国的规划体系不仅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还包括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专项规划;它不仅包括短期规划,还包括中长期规划;它不仅包括中央层面的规划,还包括地方、部门和公园层面的规划。顶层规划有利于形成共识,保持发展方向和政策的稳定,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同时,改革开放后,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等改革措施也有效地调动了地方、企业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活力。
二是角色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市场在调动微观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发现价格、配置资源、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然而,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的作用,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领域,以及在限制垄断、促进竞争、维护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方面,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比较优势与能力建设的结合。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参与分工可以增加分工各方的福利。改革开放前,受特定国际环境的制约,中国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虽然它在奠定我国产业基础、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要素价格扭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影响了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充分发挥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迅速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驱动力不再取决于国家竞争力乌拉尔资源、人口、交通区位等,但对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形成的内生能力。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和一些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能力。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的能力表现为制造成本低、产业配套设施完善、商业化能力迅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等综合竞争优势。
第四,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后发国家比前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借鉴发展道路和技术发展路线的经验教训。“后发优势”在技术创新中尤为明显。通过学和引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第二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减少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加快缩小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许多产品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也通过自主创新进入世界领先梯队。
第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仅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还可以发现领先用户的新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全球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可以推动国内企业不断提高效率。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容量有限。国际市场为中国充分发挥国内比较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提供了条件。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国际市场。未来,广阔的国际市场也将为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还应注意的是,中国国内市场也为提高制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许多先进技术只有在市场的支持下才能迭代、改进和提高,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为缩小技术差距、实现技术追赶提供了沃土。由此可见,中国在发电设备、建材、高铁等领域的超越能力,离不开庞大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在世界增量份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的支持。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小家电制造商不得不面对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这对生产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机器人的易用性、高精度和部署,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使用机器人代替手动或专用机器进行自动升级。